close

胡適(Hu Shi,1891年12月17日—1962年2月24日),原名嗣穈,學名洪騂,字希疆,後改名胡適,字適之,筆名天風、藏暉等,安徽績溪上庄村人,現代著名學者。父親是胡傳,字鐵花,仕至台灣臺東直隸州知州,後因乙未戰爭離台。母親馮順弟。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,於康奈爾大學先讀農科,後改讀文科,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,學於哲學家約翰·杜威。1917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,同年夏天回國。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。興趣廣泛,著述豐富,作為學者他在文學、哲學、史學、考據學、教育學、倫理學、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。



他曾歷任北京大學教授、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、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、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、北京大學校長、中央研究院院士、普林斯頓大學教授、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(位於台北南港)院長等職。胡適還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。



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,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,杜威先生教他怎樣思想。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,提倡懷疑主義,並以《新青年》月刊為陣地,宣傳民主、科學。畢生倡言「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」、「言必有徵」的治學方法。



家庭

父親:胡傳,字鐵花,號鈍夫,清朝貢生,官至淞滬釐卡總巡、臺東直隸州知州,著有《臺灣紀事兩種》,1895年8月22日病歿於廈門。

母親:馮順弟。

妻子:江冬秀。

長子:胡祖望,定居美國。

女兒:胡素斐,早殤。

次子:胡思杜,在中國大陸,1954年曾被迫斷絕父子關係,但終究難逃一死,後於1957年反右中自殺身亡。

前任:

王正廷 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

1938年—1942年 繼任:

魏道明

前任:

蔣夢麟 北京大學校長

1945年—1948年 繼任:

湯用彤

前任:

朱家驊 中央研究院院長

1957年—1962年 繼任:

王世杰



年表

1891年12月17日生於上海大東門外。

1893年隨母去臺灣其父胡傳任所。

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,隨母離開臺灣回上海,後回祖籍安徽績溪上庄,進家塾讀書。其父胡傳病死於廈門。

1904年與江冬秀訂婚,從三兄到上海,入梅溪學堂。

1905年進澄衷學堂。

1906年考取中國公學。

1908年入中國新公學,兼任英文教員。

1910年留學美國,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。

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,師從於杜威。

1917年初在《新青年》上發表了《文學改良芻議》。

1917年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,回國,任北京大學教授,參加編輯《新青年》,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。

1919年接辦《每周評論》,發表《多研究些問題,少談些主義》,主張改良主義,挑起「問題與主義論戰」。

1920年離開《新青年》。

1920年,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(今南京大學)暑假學校講學。

1922年創辦《努力周報》。在《努力周報》第二期(5月14��)與蔡元培、李大釗、陶行知、梁漱溟等聯名發表《我們的政治主張》。

1924年與陳西瀅、王世傑等創辦《現代評論》周刊。

1926年,與其師郭秉文等人在美國發起成立華美協進社。

1926年7月—1927年5月遊歷英國、法國、美國、日本諸國。

1927年正式取得哲學博士學位。與徐志摩等組織成立新月書店。

1928年創辦《新月》月刊。

1929年在《新月》雜誌上發表《人權與約法》一文,標志著「人權運動」的開始,隨後發表《我們什麼時候才可有憲法—對於建國大綱的疑問》、《知難,行亦不易—孫中山先生的「行易知難」說述評》、《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》。

1930年1月胡適、羅隆基、梁實秋三人有關人權問題的文章結集為《人權論集》交新月書店出版,後被國民黨政府查禁。4月10日在《我們走那條路》中提出:「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、疾病、愚昧、貪污、擾亂五大仇敵」。

1932年與蔣廷黻、丁文江、傅斯年、翁文灝創辦《獨立評論》,胡適先後共為其撰寫了1309篇文章。

193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。

1938年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。

1942年9月8日,辭去駐美大使職務,移居紐約,從事學術研究。

1943年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。

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學講學。

1945年出任國民政府代表團代表在三藩市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;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分,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,制訂該組織的憲章。

1946年7月回到北平,任北京大學校長。

1949年赴美國,發表《共產黨執政下絕沒有自由》,在美期間,與張愛玲相識,結下友誼;《自由中國》在臺灣創刊,胡適任名義上的「發行人」。後其負責人雷震被捕,胡適一度受到株連。

1950年應聘為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。

1957年11月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。

1962年2月24日於中央研究院開會時心臟病猝發病逝於台北南港。



思想與學術

胡適在美國留學期間,師從約翰·杜威。這令胡適的思想偏向實用主義。北大學生對教師素來挑剔,北京大學學生顧頡剛介紹傅斯年去聽胡適上課,以決定要不要將這個新來的留學生從北大哲學系趕走。傅斯年聽了幾次課以後,他評價胡適:「這個人,書雖然讀得不多,但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,你們不能鬧。」於是胡適留在了北大哲學系。



胡適很喜歡「談墨」,他認為「欲知一家學說傳授沿革的次序,不可不先考訂這一家學說產生和發達的時代。如今講墨子的學說,當先知墨子生於何時。」其中的兼愛思想成了胡適一生的品德。胡適還認為「天人感應」是漢代儒教的根本教義,而這是受墨子「天志」的影響。1921年,梁啟超將作品《墨子》箋注輯為《墨經校釋》四卷,送請胡適作序。胡適在這篇長序讚美任公的貢獻,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。他認為墨子不曾見戰國名將吳起的死,吳起死時,墨子已去世多年,而且墨學已是一種宗教。任公常說:「績溪諸胡多才,最近更有胡適之」。



新文化運動

1917年,當時胡適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,他在《新青年》上發表《文學改良芻議》,提倡使用白話文寫作,石破天驚,引起很大反響。後來唐德剛先生在《胡適雜憶》中透露,胡適當時寫那篇文章,原是在美國主編的《留學生季報》用的,只是抄了一份給陳獨秀主持的《新青年》。想不到卻因此造成中國的新文學運動。



發表《歷史的文學觀念論》(1917年)、《建設的文學革命論》(1918年)等論文,認為「……死文字決不能產出活文學。中國若想有活文學必須用白話,必須用國語,必須做國語的文學」,主張「國語的文學,文學的國語」。被譽為「文學革命最堂皇的宣言」(鄭振鋒語)。1919年三月,守舊派林紓在給蔡元培的信中攻擊白話文說:「若盡廢古書,行用土語為文字,則都下引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,按之皆有文法,…… 據此則凡京津之稗販,均可用為教授矣。」



1920年出版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《嘗試集》。《嘗試集》的新詩充滿試驗性質,並不成熟。詩人余光中認為「胡適等人在新詩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歷史的,不是美學的」。



第一個用白話寫作獨幕劇《終身大事》,確立了現代話劇的新形式。劇情裡女主角留下「孩兒的終身大事,孩兒該自己決斷」的字條,與戀人離家出走。這是受易卜生《玩偶之家》的影響。



他的小說《一個問題》開啟了中國現代小說的第一個流派「問題小說」,「問題小說」的代表作家有葉聖陶、羅家倫、楊振聲、冰心等。



影響

與陳獨秀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。

第一位提倡白話文的學者,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。

顧頡剛自謂是胡適的學生,胡適考證的方法對顧頡剛影響不淺。顧頡剛先生說,他學會這套「治學方法」,是看胡適的《水滸傳考證》一文,看出來的。

李敖自稱在其困難的時候接受過胡適的資助,畢生謳歌胡適。李敖在其「2005年大陸文化之旅」北京大學訪問期間,向北京大學捐款希望樹立胡適銅像。

三十年代,胡適獨具慧眼,提拔、任命、幫助梁實秋完成了————日後號稱是梁實秋對文壇的「三大功績」之一的「翻譯莎士比亞全集」。

毛澤東建立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校「湖南自修大學」就是因為胡適的提議和倡導。他寫給胡適的信中曾提到:「你的學生毛澤東……」。

季羡林不是胡適的學生(他的老師是陳寅恪),精通梵文、巴利文、吐火羅文,在他歸國初期期間,受到胡適提拔。

林語堂在其留學中,清政府取消對留學生資助,林語堂是靠著胡適的資助繼續在國外讀書的,等他回國從飛機場下來的時候,口袋裡只有1毛錢。

參考資料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the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